根据《成都体育学院本科学生教育实习条例》、《社会体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及有关要求,制定本细则。
一、教育实习的目的
教育实习是检验学生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人才的主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教育实习结合本专业特点在实习岗位上熟悉并运用国家有关政策、法律和法规的能力,熟悉体育管理业务、社会体育的开展及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将学校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运用、巩固和提高,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加才干,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专业思想、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坚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服务的信心和决心。从而使学生在工作中的工作作风、职业道德和实际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
二、教育实习的任务
在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认识社会体育工作对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稳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坚定热爱社会体育事业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通过实习培养和提高实习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实习过程中着重要求:拟定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娱乐竞赛、体质测量与评价等工作的计划并逐一实施;参与体育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通过教育实习检查实习生对体育学科方面的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学生返校后,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能力水平提供依据,也为本专业的教学改革找准重点,选准切入点,奠定良好基础。
三、教育实习的计划和安排
(一)本专业在第四学期进行第一次实习(社会实践),从第19周开始,为期4周。在第7学期进行第二次实习,从第1周开始,为期10周。实习单位均由实习生本人联系后报系上备案,实习单位包括从事群众体育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门、体育俱乐部、健身健美中心以及社区、机关、企业事业等单位。具体从事俱乐部、协会、中心及机关、企业、事业、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或体育行政部门、办公室、俱乐部、协会、中心的管理工作以及开展健康咨询,进行体质测量与评价或有针对性的参与体育产业经营等工作。
(二)实习前由实习办公室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动员和培训。
(三)实习结束返校后,由实习办公室组织进行实习总结。
四、教育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实习生实习期间具体从事指导实习单位或当地的群众体育活动,推广适宜当地开展的体育健身项目,组织健身娱乐活动,开展健身咨询,进行体质测量与评价,参与体育产业的经营等工作。有针对性地参加单位组织的其它有益活动。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必须组织一次有相当规模的群众体育活动,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健身咨询,就社会体育某一问题进行一次社会专题调查,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参加一次体质测量与评价活动。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对实习生提出如下要求:
(一)实习生在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指导下,根据实习的有关要求,结合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实习工作计划,并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二)实习生必须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服从领导,遵守纪律。
(三)实习生实习期间既是学生,又是工作人员,作为工作人员应爱岗敬业,努力工作,为社会体育事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忠实的实践体育事业为人民的宗旨。作为学生应尊敬老师,虚心学习。
(四)实习生的日常工作,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每逢组织或参与大型社会体育活动时,必须在活动前数日向指导教师提交工作方案,审批后方能逐一实施。
(五)实习生应搞好与实习单位和其它工作人员之间的团结,实习期间,对实习单位或工作人员的意见和要求,应有组织地反映,不得随意议论。
(六)认真参加实习单位的政治学习,发扬艰苦朴素,奋发图强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圆满完成教育实习任务。
(七)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注重衣着、仪表;不打人骂人、不说脏话、不准赌博。遵守公共卫生,爱护花草树木,不损坏公物和他人财产,如有损坏和遗失,自觉赔赏。
(八)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违犯纪律应予批评教育或必要的纪律处分。
(九)实习的第1-2周
1、与指导教师一起认真学习实习文件,明确实习的任务和要求。熟悉实习环境,接受指导教师安排的实习工作任务,做出实习的计划安排。
2、全面了解,深入思考所承担的实习工作,有目的,有重点,分先后,有主次的认真准备各项实习工作。准备工作应具有十分明显的针对性。
3、在此基础上制定各项实习工作的实施方案及其他工作文件。交指导教师审批。
(十)实习的第3-8周
1、认真完成实习单位安排的日常工作,逐一完成实习规定的各项工作。
2、按计划在本单位和本地区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并组织一次健身竞赛活动。举办一期群众体育与健康方面的墙报。进行一次健身咨询活动,就社会体育某一问题进行一次社会调查,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参加一次体质测量与评价活动。
3、检查是否完成实习条例所规定的实习内容和要求。对未达到要求,安排弥补。
4、整理有关实习资料,填写有关表册,为实习总结和实习成绩的评定、鉴定作好准备。
5、此期间内,实习办公室可根据需要,将对实习生的实习工作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全面了解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并做好记录作为评定教育实习最后成绩的依据。
6、在此期间指导教师应重点指导、检查实习生的工作情况,加强分析、评议工作。认真对实习生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工作存在不足的实习生,要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并对实习生指出限期达到要求。实习生应总结经验,从实际出发,提高社会体育工作方面实践活动的质量。
7、严格审查实习生的后期实习工作。凡有松劲表现,对工作不负责任,违犯纪律者,应批评教育(或在评定实习成绩时予以减分。或视其情节给以纪律处分)。
(十一)实习的第9-10周
1、继续完成实习的后期日常工作。
2、集中精力完成社会调查报告,整理实习过程中制定的各类工作文件,拟定、完成实习总结报告,并交指导教师审批。
3、征求实习单位对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完成实习生实习成绩的评定和鉴定,指导教师签名,实习单位盖章。
5、实习生返校后应将实习鉴定、实习成绩、社会调查报告或体质测定和评价书面分析报告、实习中制定的各类工作文件、实习总结及有关资料交实习办公室。
6、实习办公室审核实习生的实习成绩和鉴定。
五、教育实习的成绩评定及鉴定
(一)教育实习(社会调查)成绩评定及鉴定
1、社会实践报告,占实习总成绩的40%。根据实习岗位职责和要求,对实习生实习工作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由指导教师审阅,写出评语并签字。
2、社会实践总结,占实习总成绩的30%。结合实习过程,写出实习心得体会及合理化建议。由实习办公室审阅,写出评语并签字。
3、由指导教师及实习单位填写《实习生鉴定表》,占实习总成绩的30%。鉴定分两部分,一是实习指导教师的评语,二是实习单位的意见。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依据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实习态度、能力和效果给予实习生的实习成绩。
社会实践成绩评定表(总分100分)
内 容
|
比例(%)
|
字数
|
|
备 注
|
社会实践报告
|
40
|
2000
|
|
|
社会实践总结
|
30
|
1000
|
实习办公室
|
|
社会实践鉴定
|
30
|
|
指导教师、实习单位
|
|
总 分
|
100
|
|
|
|
(二)教育实习成绩评定及鉴定
1、实习生结合本次实习内容,撰写调查报告(占实习成绩的50%),形成实习论文。4000字左右。由指导教师审阅,写出评语并签字。
2、个人实习总结(占实习成绩的30%),包括个人活动概括,各方面的具体表现,个人的收获体会以及对我系毕业实习工作的建议等,2000字左右。由实习办公室审阅,写出评语并签字。
3、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鉴定,占实习成绩的20%。实习生鉴定分两部分,一是实习指导教师评语,二是实习单位意见。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依据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实习态度、能力和效果给予实习生的实习成绩。
实习成绩评定表(总分100分)
内 容
|
比例(%)
|
字数
|
|
备 注
|
调查报告
|
50
|
4000
|
|
|
实习总结
|
30
|
2000
|
实习办公室
|
|
实习鉴定
|
20
|
|
指导教师、实习单位
|
|
总 分
|
100
|
|
|
|
(三)最后成绩评定
实习生最后成绩的评定,由实习办公室以两次实习成绩为基础(第一次占总成绩30%,第二次占总成绩70%),给予实习生最后的实习成绩。
(四)实习的鉴定工作
1、鉴定内容
(1)实习生对实习的认识和态度;
(2)对实习计划中规定完成的工作,执行和完成情况;
(3)组织进行各项实习工作的能力;
(4)参加社会活动的情况;
(5)主要缺点和对实习生的希望。
2、鉴定程序
(1)实习结束时,实习生做出实习总结和自我鉴定,在此基础上,由实习所在单位指导教师对所指导的实习生做出书面评语并签字;最后由实习单位签注意见并盖章。
(2)评定成绩和做出鉴定时,应兼顾到实习生对实习工作认真负责,刻苦努力的程度,实习过程中对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进步的幅度,以及所担任实习工作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不同情况给予评定。
(3)对做出显著成绩的实习生,由指导教师提名,整理材料,报实习单位领导和实习办公室审定,给予表扬、奖励。对受到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的实习生,视其情节,对其实习成绩予以减分或定为不及格。
(4)实习成绩经实习办公室审定后通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