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成都体育学院本科学生教育实习条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及有关要求,制定本细则。
一、教育实习的目的
教育实习是检验学生教育、教学实际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人才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教育实习,让学生将在学校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实践中巩固、运用和提高。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加才干,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专业人才。
二、教育实习的任务
在实习单位的领导和指导教师指导下,通过实习,使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及坚定热爱体育事业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进一步掌握生物科学和体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运动员身体机能诊断与评价、体育保健与康复手段方法。具有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研究和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通过实习,培养和提高实习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教育实习的计划和安排
本专业实习在第7学期进行,从1周开始,为期20周。第1周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动员与培训,2-18周开始实习,19-20周组织进行实习总结与论文撰写。实习单位由系上联系安排,也可由学生本人联系报系上批准备案。
实习单位与时间安排:
(一)在学院有关教研室的教学实习4周,实习的内容在以下课程中任选一门进行: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
(二)四川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成都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实习4周。
(三)运动训练队(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实习8周。
四、教育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实习生在实习单位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在实验室、科研所、运动训练队等单位具体进行实验和科研工作。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对实习生提出如下要求:
(一)基本要求
1、实习期间应遵纪守法、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2、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完成实习计划的同时,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公益劳动,坚持锻炼身体,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国家所需的有用之才。
3、实习期间作息时间按所在实习单位的规定执行。实习期间原则上不准请事假,请病假需学院附属医院的病情证明,请假手续按实习单位规定执行,3天以上应经实习办公室及实习单位批准。
4、实习期间严格按照学院学籍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对严重违反纪律,造成恶劣影响者,经实习办公室批准,停止实习。
5、服从领导,听从带习教师指导,虚心学习,尊重实习单位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工作人员。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完成实习任务。
6、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爱护公共财物,反对浪费。
7、团结友爱、关心集体,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反对无政府主义。
(二)在各实习单位实习的内容与要求
【教学实习(学院内所选课程的实习)】
1、内容
(1)进一步系统学习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参加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要求熟悉本门课程的基本教学规律、常规教学方法、教案、讲稿的书写;
(3)掌握全部实验的准备和操作,并应旁听相关学科的理论课程和参加教学实验;
(4)熟悉该门课程的科研工作;
(5)熟悉该门课程常用的教学设备的使用和维修。
2、要求
(1)参加教研室的有关活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专题讨论、科研活动);
(2)参与教学的准备工作;
(3)跟随指导教师随堂听课;
(4)写一份教案 (由指导教师指定教学内容)并由指导教师审批;
(5)独立完成一次课堂讲授。
【体育科学研究所的实习】
1、内容
(1)熟悉、掌握体育综合测评全套仪器的适用范围、性能和使用方法;
(2)熟悉、掌握有关康复仪器的操作和具体运用;
(3)熟悉生化测定分析仪的使用,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
(4)熟悉骨龄的测定方法,了解运动员的选材;
(5)系统学习体育研究方法。
2、要求
(1)参加实习单位的有关活动(政治学习、业务活动);
(2)参加各项检测工作的准备和测试;
(3)学习对各种数据的分析讨论;
(4)写一份文献综述并交指导教师审批;
(5)独立完成两种以上大型仪器操作。
【运动训练队的实习】
1、内容
(1)掌握运动按摩和该运动项目常见伤病的特点及处理;
(2)熟悉运动队医务监督、疲劳消除、机能评定和伤病预防工作;
(3)掌握常规伤病处理程序;
(4)熟悉运动训练过程及监控手段;
(5)熟悉现场急救技术,赛前、赛后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救护的基本技能;
(6)熟悉运动健身、康复的各种手段方法,基本具备运动处方能力。
2、要求
(1)所在运动队训练时到达运动场,熟悉项目特点;
(2)训练结束后对重点运动员放松;
(3)晚上随指导教师进行伤病处理;
(4)写一份运动项目常见伤病分析,并交指导教师审批;
(5)独立完成普通伤病处理。
【论文撰写】
实习结束后,根据实习内容完成一篇论文。
选题范围: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群中各学科关于运动与人体结构功能的关系。
论文形式:实验研究报告、实验方法学体会、专业综述等。
论文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指导教师为运动人体科学各学科(运动生理学、运动生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体育康复学等)的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
五、教育实习的成绩评定及鉴定
实习成绩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实习办公室根据要求,全面考核,提出综合评定意见,报实习领导小组审核。
(一)成绩评定及鉴定内容
1、学生对实习的认识和态度。
2、完成各项工作的情况。
3、实际工作的能力。
4、论文的质量水平。
(二)成绩评定及鉴定程序
1、各单位实习结束时,学生作自我总结和鉴定,在此基础上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所指导的实习生做出评语,最后由实习单位签注意见并盖章。
2、实习生返校后应将实习鉴定表、教案、试讲教学评估表、文献综述、病案分析等各类资料交系带习老师。
3、根据学生的论文及上述(2)的资料提出综合评定意见,报实习办公室审核批准,实习办公室决定实习生的最后实习成绩并通知实习生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