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务动态 > 正文

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契机 迎接教学改革新挑战

发布时间: 2015-03-13  |  作者:  | 浏览人数:  

 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已拉开序幕。通过各系推荐、学校组织选拨赛,来自教、医、文、管、经、理、艺术等学科的8名教师入围参加四川赛区预赛。目前我校教师的参赛视频材料已上传至“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网”,欢迎广大教师点击了解具体信息。

网址:http://weike.enetedu.com/zuopin_xiao.asp(注:进入网页后,在按省查看中选择“四川省”,在下方参赛学校栏中选择“成都体育学院”)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其核心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括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测试、教学反思等辅助性教学资源。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微课教学时长短,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指向明确;信息呈现直观,不受时空限制;能暂停或回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采用流媒体格式,容量小,方便下载和保存,适合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并且特别适合教师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微课拍摄制作过程对学校教师教学能力、信息技术以及教学管理水平均有较高要求,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需要高效的团队协作。对授课教师而言,首先要做好知识点的选择,并围绕知识点做出完整的教学设计;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力求做到语言表达规范、干净、凝练,言简意赅;为体现视频教学特点,教师应有较充足的教学素材储备,包括实物、图片、动画、视频等。为确保质量,要组织教学专家对授课教师从选题、教学设计、授课过程各环节给予专业指导。

微课视频摄制同时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各种教学要素进行的一次组合创作。与参加第一届全国高校微课比赛相比,在组织此次参赛过程中,我校总结经验,积极学习国内一流大学课程先进制作理念,较好地提升了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度,使得参赛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在视频制作过程中为保证拍摄效果,搭建了专业的拍摄场景,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深度参与了拍摄脚本的讨论,力求每个参赛作品都有创新和亮点。在后期特效制作中,紧扣视频教学特点,首次采用抠像合成、屏幕录制、虚拟三维等技术手段,打破了教学场景的时空限制。为消除教师面对镜头的紧张感,在拍摄过程中使用新闻播报题词器,彻底解决教师面对镜头紧张忘词的一大难题,大大提高了教师授课的流畅度和拍摄效率。

参加微课比赛,对提高学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以及推动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慕课”(MOOC)逐渐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一大趋势。其突出特点是以小段视频为主传授名校名师的教学内容,以即时测试与反馈促进学员学习,并基于大数据分析促进教师和学生改进教与学。从“微课”到“慕课”距离不短,然而加强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我校在教学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以点带面,下一步学校将在立项建设的23门精品资源课程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等多个方面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稳步实现学校声誉、教学质量及教学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教务处  信息技术中心

                                                                                                                                                           二〇一五年三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