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各教学单位:
为进一步落实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与师范专业认证整改要求,学校以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等项目建设为驱动,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培育省级、国家级各类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经教师申报、二级学院遴选推荐、专家评审等,顺利组织并完成了2025年校级专业建设立项申报与评审工作,现将立项结果予以公布(详见附件1)。下一步相关建设工作要求如下:
一、建设周期
项目建设周期为一年。建设期满后学校将组织验收,并择优推荐参加省级、国家级项目遴选。
二、建设要求
1.课程思政类项目
将立德树人贯彻落实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专业、课程建设为依托,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梳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案,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水平提升。
2.一流本科课程
进一步加强一流课程建设、运行与管理,深化课堂改革。已立项的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要按照教育部进行更新与完善,积极探索课程知识图谱技术、智慧课程建设,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更新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强化数字化转型赋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要凸显学科专业特色,依托人工智能发挥虚拟仿真技术优势,建立生生、师生互动的教学机制,实现对实验教学核心知识和能力要素的过程性考核,培养学生探究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建设的同时需做好本地化部署,充分利用校级虚拟仿真项目管理平台开展教学资源整合,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3.专业核心课程
各课程团队严格按照《成都体育学院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详见附件2)的要求开展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改革,明确课程在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目标定位,更新教学内容,通过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
4.实践教学类项目
项目聚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系统构建实践育人体系,通过整合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科研训练、创新创业、第二课堂、劳动教育及实践基地等资源,构建“目标导向—资源支撑—过程监控—成果反哺” 的闭环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三、项目管理
1.各项目团队及所在基层教学组织要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工作,积极开展项目研究,按照预期建设目标形成高质量的建设成果。
2.各项目所在二级学院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过程管理、指导和督查,加大项目建设的资源、政策等支持力度,对运行情况进行中期检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与运行效果。
3.学校将进一步强化专业建设项目的整体规划,加强过程指导,强调结果成效。针对部分重点项目(专业核心课程等),学校将采取校内外专家集中验收的方式进行,验收结果作为下一年项目立项评审、经费支持的参考依据。
4.为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推进校院二级管理,逐步实现二级学院主体办学,今年专业建设项目进行了试点改革,武术学院、运动健康与医学院和体育教育学院根据学校要求自主设立项目和分配经费。
四、经费管理
学校对各项目给予经费资助,计财处已通过内控系统划拨。请各项目团队及项目所在教学单位严格按照学校财务管理规定合理合规使用项目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成效。项目开展期间,请及时关注计财处关于经费报销的具体要求与时间节点。
附件: 1. 2025年成都体育学院校级专业建设立项名单
2.成都体育学院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
教务处/实验管理处
2025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