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务通知 > 正文

关于开展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4-05-08  |  作者:  | 浏览人数:  

校内各单位: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营造研究性学习氛围,教务处/实验管理处决定启动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内容

(一)项目类型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

1.创新训练项目: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等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项目类别

1.重点支持项目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鼓励引导大学生围绕基础学科以及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关键领域开展创新实践,设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重点支持项目(以下简称“重点支持项目”)。重点支持项目本着“有限领域、有限规模、有限目标”的原则,支持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项目持续深化研究和实践,鼓励开展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研究团队要有效利用高校和社会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大学科技园、技术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研究平台所拥有的一流学科和科研资源,积极开展前沿性科学研究、颠覆性技术创新、实质性创业实践。重点支持项目推荐数额不超过上一年度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总数的2%。

2.其他项目申报

重点支持领域外的项目在类型上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鼓励“国创计划”项目团队积极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产学合作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申报。

二、选题要求

1.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来源于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教学中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或科技创新小发明、小创作,基于创新创业大赛或学科竞赛中获得的项目,或是学科专业、课程学习中发现具有研究价值的技术发明,具有浓厚兴趣的科学研究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中可由学生独立开展研究的课题等。

2.创业训练项目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等验证试验,撰写创业报告,项目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主,选题应符合所在学科专业特点或自身特长。

3.创业实践项目是在前期市场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之上,将创业计划转变为实践操作,通过接受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的专业指导,开展创业活动,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立项数量

2024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计划立项195项。各学院推荐项目数量要求详见附件1。

四、项目管理

1.申请对象

此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请对象须是我校在读的非毕业年级本科学生,可个人亦可团队(原则上不超过5人)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仅限本科生申请,其中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面向2-3年级本科生(中医学专业为3-4年级学生),须以团队(原则上不超过5人)形式申报。

未结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不得以项目负责人身份申报2024年度项目。鼓励申报项目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合作,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团队合作项目。

2.研究时间

项目实施时间原则上为一年,确因特殊情况需提出申请并经批准可延长1年,项目负责人务必在毕业前完成项目结题工作。项目结项时间一般为每年的3-5月。

3.经费资助

项目立项建设后,省级项目2000元/项和国家级项目3000元/项的标准进行经费资助。项目立项后划拨经费的50%,通过验收后划拨剩余的50%验收不通过的项目需要返还前期划拨经费。

项目经费主要用于支付项目研究及成果发表等费用,范围包括:完成项目所需要的图书费、资料费、论文打印费、论文版面费;开展实验所需的原材料(包括耗材、药品、化学试剂等)购置费;经指导教师审核同意,确需外出调研的差旅费等。

4.结项要求

(1)创新类项目团队须提交一份研究期间完成的、与项目研究内容相关的、项目负责人为第一作者的高水平研究报告;鼓励项目团队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公开发表的论文、参与发明创造、制作科技作品等;鼓励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并进行标注,标注内容:“XX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项目(项目批准号)”。

(2)创业类项目还须提交项目的生产、销售和运营情况,获得专利、奖励和表彰情况;项目成果转化情况,企业融资含获得风险投资、政府专项资金支持情况等。创业训练项目重点考察项目的创业实践活动训练过程;创业实践项目重点考察项目的实践运营成果和效益。

五、申报程序及时间

1.5月8日-14日15:00前。学生需登录本科生教务管理系统完成项目申报(操作说明详见附件4),线上申报完成后向学院提交申报书电子档和纸质文档附件2

2.5月14日15:00-15日15:00。辅导员需登录教务管理系统(管理端)对学生的报名情况进行审核(操作说明详见附件5),学生进行项目报送时可以选择本学院任一辅导员老师进行审核(请提前做好安排,方便各位老师审核)。

3.5月16日15:00前。学院应安排专人负责此次评审的组织工作,登录教务管理系统(管理端)内完成评审专家分配(操作说明详见附件6)。各学院要在学生完成报名前确定负责此项工作人员,并将负责评审组织工作人员信息反馈至实践教学与考务科,我处将及时为相关工作人员配置相应权限。

4.5月16日15:00-5月20日15:00。评审专家登录教务管理系统(管理端)完成评分工作。

5.5月20日15:00-5月22日15:00。工作人员汇总所有评审信息,并在教务管理系统(管理端)内完成你推荐立项项目报送(操作说明详见附件6),并以学院为单位将《成都体育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汇总表》电子档可在系统导出,操作说明件附件6纸质文档加盖学院公章报送教务处实践教学科106办公室。

备注:汇总表请按项目质量进行排序汇总,作为推荐省级、国家级项目的参考依据。

6.学校公布。根据学院的评审情况,学校公布拟推荐立项情况在校园网上予以公布。

六、学院工作要求

1.强化宣传指导。各学院要积极开展大创计划项目的解读和宣讲活动,原则上要组织一场以上的讲座、沙龙或者研讨活动,指导学生申报。

2.优化项目管理。学院要为项目提供科研、实践等条件保障,遴选优秀老师为项目研究进行指导,定时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促进项目顺利进行。学院应严格按照学校经费使用要求规范学生科研经费报账,督促项目经费及时使用。

3.加强计划总结。搭建项目交流平台,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支持学生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及时总结提炼大创计划的好经验好做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

4.推进竞赛实训。学院在组织申报大创项目的同时,应统筹推进大创计划与创新创业类赛事的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联系人:步政龙 周书越   电话:85378872

教务处/实验管理处

2043年58日